关于基础教育创新人才培育的几点思考(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贾炜)

发布时间:2015-12-21  阅读次数:2218

关于基础教育创新人才培育的几点思考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贾炜

 

       上海作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和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在高考制度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由原来的“3+1”模式改变为“3+3”模式;相应地,上海的中考制度也正在酝酿新一轮的改革。在上海的考试制度改革中,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及其在学校自主招生中的运用,更加重视和突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育。当前,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对基础教育为未来人才所需具备的创新素养的奠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背景下,基础教育应当在创新人才培育方面有所作为,并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努力。
       一是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1943年在《创造宣言》中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可见,人人、时时、处处都可以创造创新,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倡导人人都有创新能力、时时处处都可创新创造的基本理念。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创造天赋和潜能,教育的意义在于发现他们的天赋和潜能,顺应天性培养人才。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广大校长和教师能善于把人人、时时、处处都作为“挖掘点”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是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于人的学习与创新能力,东西方历来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理解。西方倾向认为学习与创新能力与生俱来,东方则倾向认为学习与创新能力可以通过教育和人自身的努力来培育。我们应当把东西方的观点结合起来,既看到每个学生拥有的多元智能,又肯定教育对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促进作用。从创新能力的培养角度说,在课程上,学校的课程要实现多样化和个性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内容;在教学上,要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采用合作式、批判式、讨论式与探究式学习,让学习更多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解决相结合;在评价上,要改革评价标准,并以设置主观题、思辨题等进一步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更要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建立新的联系和对学生个性化、创造性表达的鼓励。
       三是注重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好奇心、自信心、挑战与冒险精神、意志力、独立思考的习惯等都是创新人格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不仅要发现学生的创新天赋,更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创新激情很重要,因为它是创新最为深层、强烈而持久的原动力。然而,我们常常会看到教育本身恰恰正在扼杀学生的创新激情。这是因为当前的教育中,学生获得的评价源于考试,而我们的考试往往是终结性评价,太多的标准答案把学生原本活跃的思维慢慢统一化、格式化了。培养创新人格必须突破这些局限,聚焦学生创新品质的养成。这些创新品质,既包括学生的独立思考、专注、坚持、计划、反思等学习品质,也包括他们在合作学习中与他人的合作和对他人观点或权威观点的挑战。要做到这些,我们的校长、教师要形成一个新的学生观,并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品质培养和创新人格塑造。
       四是注重创新创造环境的建设。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环境支持。这种环境不仅包括有利于创新的物质环境,也包括崇尚创新的文化环境,更需要为学生创设起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学习环境。当前的高考改革,就是在创设支持学生创新创造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我们强调不仅要看学生的成绩,还要看学生的综合素质、问题解决能力、跨学科学习能力,更要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基础教育的科学发展呼唤创新人才培育的“去功利化”。只有我们把创新“去功利化”的时候,学生的创新空间才会更大,创新的氛围才会更宽松,也更容易让我们的校长和教师真正关注学生的天性,找到他们的天赋,为每一个学生面向未来的学习创新和全面而个性的终身发展创造条件。

 

       (本文根据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2015年10月21日在“高考改革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教育专业委员会二十周年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整理)

 

中创会创教委20周年纪念教育局长会议上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讲话